官网:www.musicdd.net | QQ:2961718350
 
音频作品  
1 曲名:美丽吉林【试听】
2 曲名:雾凇情【试听】
3 曲名:最美的音画【试听】
4 曲名:江城吉林嗨起来【试听】
5 曲名:吉林,醉美故乡【试听】
6 曲名:腾飞吧吉林【试听】
大型系列青年专辑《我的音乐》个人作品CD专辑
CD专辑:《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
CD专辑:《中国精品文艺作品期刊文献库》收录
CD专辑:《超星学术期刊“域出版”》全文收录
CD专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CD专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
CD专辑:《中国知网》全文收录
 
本刊资讯  
【教授专栏】戴 勇
发布者:《当代音乐》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1/6/18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多元化视阈下的高校声乐教育研究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传统、单一的民族声乐演唱形式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审美需求。因此,为促进民族声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高校必须要从演唱多元化的角度出发,提高声乐教育效果。通过深入分析与研究当下高校声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地解决策略,从而促进我国声乐艺术演唱形式向着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多元化;声乐教育

 

一、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多元化发展概述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于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意识、风俗习惯、生活特色,所以各民族艺术各有千秋,各有特色。比如陕北民歌、蒙古长调等音乐,更是这些地区的特色音乐文化。20世纪初期,一批以萧友梅先生为代表的作曲家、教育家及音乐理论家等纷纷留学归国,带来了新的作曲技法和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民族音乐开始与西方美声唱法相融合,我国民族声乐演唱多元化的发展历程正式拉开了序幕。而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变得更高了。因此,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推进民族声乐艺术发展,高校需要合理科学地引入外国音乐元素,打破传统唱法的分类,构建多元化声乐教学体系,完善和健全声乐教育体系,实现对教学模式、形式、内容的改革。

 

二、民族声乐演唱向多元化发展的意义

(一)促进民族之间的交流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多元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符合和满足构建多民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需求。一个国家能否繁荣昌盛,国民能否和睦共处,离不开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民族声乐艺术交流,本质上是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取长补短。通过坚持“开放性”“包容性”原则,合理科学地引入其他民族优秀的音乐元素,从而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民族声乐文化。在各民族思想交流过程中,音乐文化的交互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声乐演唱形式和内容的拓宽,是直观反映和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过程,所以在这种民族情感交流中,各民族的眼界、思想、情感等都能得到快速地提升,从而实现各民族声乐文化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与进步。

(二)推动民族间的繁荣发展

音乐文化的发展是立足于人们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审美观念越高和审美需求越多,人们对音乐文化质量的要求也会变得越来越高。我国各民族艺术文化与世界民族艺术文化的相互交流,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与进步的本质诉求。在这种立足点下,民族声乐已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并且对推动文化大繁荣发挥着引导作用,以及对各民族的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也有积极地促进作用。此外,民族声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要展示出演唱形式和演唱方法的多样化,还要在其他方面展示出多样性,所以只有发现和挖掘声乐文化发展的可行性、多样性,才能为推动声乐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中国民族声乐教育的现状

(一)声乐理论教研不够

一门学科基本知识的发展与应用,需要以充足的学术资料、丰富的知识内容,以及有教研成就的理论体系为支撑。但现阶段我国民族声乐教育缺少相关书籍资料、科学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及完善的学术教育系统,导致整个民族声乐知识体系立脚困难,不能将先进、具体的声乐知识传授给学生,要么过分追求美声演唱技巧,要么“千人一腔”,尤其是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多元化视域下,声乐理论教研难以服务于教育活动,声乐教育理论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依据,从而给民族声乐教育教学体系建设与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作用。

(二)声乐缺少实践机会

声乐是一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的基础音乐艺术学科,其课程内容的设置需要建立在科学、严谨的教学研究上,要将发展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学生的声乐技巧和经验作为出发点,要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性,才能充分发挥声乐课程教学的实用性。张永凯在《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策略》一文中指出,“由于缺少声乐技能训练,实践机会不充足,导致学生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从而很难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这种缺少实践机会的教育教学方法,不仅会限制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和积累实践经验,也不利于培养学生临场应变素质和能力。”[1]

(三)教学模式滞后、单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学技术的提升,高校声乐教育质量和效率有了明显地提升。但受传统教育模式和应试体制教育的双重影响,使得大多数教师依然采用“一言堂”和“硬灌式”的教学方法,导致教学缺乏趣味性,学生容易产生厌师、厌学情绪。同时没有重视加强教学研究,没有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模式变得越来越滞后。尤其是在单一的教学形式下,被动学习的环境下,学生很难从呆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中汲取知识和经验。而且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提升,缺乏想象力、思维力、创新力,很难在深入的声乐学习中学有所成。

(四)师资力量明显不足

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多元化视域下,高校声乐教育要想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立足于优质、完善的师资力量上。由于声乐课程内容较宽,所涉及的范围较广,需要更多的高素养专业教师人才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体系构建和教学模式研究,同时声乐教学也需要更加齐全的教育教学设备为支撑。另外,高校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综合素养不足,使得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常常本着“敷衍”态度进行教学,从而使声乐教学质量和效率难以提升。

 

四、高校声乐教育的建议

(一)加强教学改革

为提升声乐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高校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科学地融入民族声乐演唱多元化元素,优化教学过程和内容。通过找寻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及时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对教学体系、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研究,从根本上推进教学改革。首先,高校要坚持以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文化为己任,不断充实文化资源和丰富文化内容,从多层面上认识我国声乐文化的发展路径。同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效用,开创建设出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更好地积累和吸收知识与经验。其次,高校要走出传统教育思维的局限,将声乐目光聚焦在全世界。通过坚持“开放性、包容性”等原则,综合考虑世界各民族声乐文化及其教育发展态势,逐步找寻创新声乐教学的方向和渠道,从而为学生深入学习民族声乐知识奠定基础。最后,高校要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需求、成长需要创新教学方法。

(二)优化歌唱方法

推动声乐歌唱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是加强民族声乐文化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高校作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大本营”,需要重视研究“如何优化歌唱方法”等问题,逐步破除“唱法单一、滞后”等教学瓶颈,为声乐教育开辟更加宽阔的空间。首先,高校要组织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深入研究各种歌唱方法。通过综合性分析通俗、民族、美声等唱法,挖掘这些唱法之间的联系性和区别,不断制定和充实校本资源,从而进一步完善知识理论。通过让学生用通俗、流行、民族、美声等歌唱形式演唱歌曲,从更多层面和维度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积极正确的引导,主动打破教学壁垒。通过结合每首歌曲的自身特色,将各种歌唱方法的优势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促进一首曲目中多种歌唱方法的融合,从而使各种歌唱方法发生化学反应。

(三)建设师资力量

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多元化视域下,高校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教育环境。首先,高校要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及时革新教学思想。通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认识自身的不足,及时加强对管理、教学等制度的完善,不断推动校内民族声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其次,高校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合理调拨和使用资金。通过结合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合理配置声乐教学资源,逐步打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声乐教学环境。再次,高校需要重视培养音乐素养高、音乐能力强的教师人才。薛英华在《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现状与改革创新研究》一文中提及,“高校声乐教学曲选不仅应重视经典声乐作品,还要促进民族声乐与西洋歌剧的融合,加强民族歌剧的传承与创新,由此形成的声乐教学资源势必更加多元化,客观上要求师资队伍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尤其要注重提升声乐教师文化修养。”[2]通过制定系统、全面的教育培训机制,组织教师学习新的声乐文化知识和技能,以及接受先进的教学思想,促进教师快速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

(四)创新教学模式

声乐教育因历史背景的原因,高校声乐教学大部分是以美声方法为基础,高校声乐教学的模式,没有从更加客观的角度上认识和理解民族声乐文化发展问题,教师也只注重音乐技能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缺乏民族情感和历史文化熏陶,并且也不能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灵活运用。高校声乐教学需要与时代接轨,加强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发与利用,确保学生学习到最先进、最专业的声乐知识。首先,高校应构建“以学生为课堂中心主体”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要依据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课堂表现情况、学习认知规律、音乐思维特点等因素,制定有针对性、时效性、质效性的教学策略。要时刻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个性,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让学生在“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学机制中获得学习启发。最后,教师要加强对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优劣势的研究,力求创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线下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技能训练,从而让学生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声乐素质和能力得到快速地提升。

 

五、实施民族声乐演唱教学多元化方式

(一)实施教学理念多元化

在民族声乐演唱多元化视域下,高校要想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能力,需要实施教学理念多元化。通过将声乐理论、教学资源、教学实践三部分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及配合相应的市场调查情况,从而总结出适合当代学生学习的教育理念。首先,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状况,构建科学合理的声乐教育规制。通过引入西方优质的声乐教学策略,研究高校声乐教学历程,不断从教学理念的演变过程中汲取经验,从而制定符合学校教育特色的新型教学理念。其次,高校要注重融入多元化元素,丰富教学理念内容。通过立足于民歌、戏曲、歌剧等艺术形式,挖掘“歌唱技巧”的内在价值,不断升华教学理念的内涵。这种工作方式,不仅能够推动高校转变“轻技巧、轻美育”的教学观念,还能推动高校声乐教育朝向多元化、多样化的形式发展。最后,高校必须要把握好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方向,切不可粗心大意,造成“顾此失彼”,要在坚持“声乐技巧根基不变”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合理科学地引入西方声乐优势部分,从而为我国民族声乐教育发展提供动力。

(二)实现教学资源多元化

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高校声乐教学获得了跨文化交流的机遇。高校能够实现声乐教学的资源多元化,能够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素材。首先,高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性的分析与研究,合理适当地调整流行歌曲、民歌、戏曲等的知识比重。通过依据作者对作品性质、内容、意义的阐述,编制多元化的教学曲选,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多元化教学资源的优势。其次,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元化的教学资源。通过本着“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的教学思想,不断拓宽和延伸教学内容,以及引导学生学习各种各样的声乐知识,促进学生在多元化的声乐学习背景下提升文化修养,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技能。

(三)实现教学模式多元化

21世纪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源动力。首先,高校必须要打造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升能力。通过摒弃传统的“灌输式”“一言堂”等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中心主体的声乐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全新的课程体系中学习声乐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音乐技能。其次,教师要将教学实践模式投眼于“网络环境”,建立一个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学的学习能力。一方面,可以利用线上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声乐知识提供素材;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线上授课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打造轻松、自由、和谐、简单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能够主动接受知识和思考学习问题。

(四)实现演唱方法多元化

推动演唱方法多元化,难度系数很高。尤其是在物质、精神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的今天,人们对声乐演唱艺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传统的单一化演唱形式必然会被时代潮流所淘汰。通过整合和优化唱法,破除对学生声音表现力的束缚,才能使学生在多元化声乐教学模式中掌握过硬的声乐技能。刘素芳、张伟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多元化视域下的高校声乐教育》一文中提出,“因此打破三种唱法的枷锁,发掘学生一些特有的民族特色如:原生态唱法,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条件,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形成个人独特的声乐演唱风格,将一些原生态的唱法充分地融人到民族、美声和通俗三种唱法中,做到‘唱有法,唱无定法’”[3]。因此,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打破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不能“合而为一”的束缚,要结合学生的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声乐潜能;另一方面需要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对学生音乐技能的指导,使学生在“唱中学,学中唱”,更好地提升音乐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使得我国民族声乐发展也有了新的方向。为了提升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更多的声乐专业人才,高校必须要打破常规并及时转变思想。通过推动教学改革,完善教学体系,以及创新教学模式,逐步打造多元化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演唱方法,从多层面上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声乐技能水平。

 

注释:

[1] 张永凯.高校声乐教学现状与改革策略[J].黄河之声,2018(08):55—56.

[2] 薛英华.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现状与改革创新研究——评《高校声乐教学与音乐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18):87.

刘素芳,张伟.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多元化视域下的高校声乐教育[J].昌吉学院学报,2017(01):105—108.


 
友情链接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数据库  |    超星学术期刊“域出版”  |    龙源期刊网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    中国知网数据库  |  
 
Copyright 2015-2016 当代音乐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
联系地址: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联系电话:0431-85680785 / 81101315  传真:0431-85680785  联系人:魏琳琳  广告经营许可证:吉工商广字:[2200004000081]
理论版邮箱:cnjlddyy@126.com cnjlddyy@sina.com  作品版邮箱:cnjlddyy@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通信管理局审批》编号:[吉ICP备19005450号]  [技术支持:百德科技]